下一站*2012

3月*北京
6月*法国意大利

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

游走胡同 穿越时空

胡同幽深,一半沉积,一半阳光...

古时后的北京城从故宫开始向四周拓展,老北京人儿的家居大多数都是坐北朝南,因为大多数庙门都立在南方的正中,因此,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整个北京的建筑风格一直沿袭着这种四四方方的格局。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
北京单是很多地名听起来就很浪漫,如此之多的美名胡同令人神往。西式的浪漫固然唯美,但从老北京的高墙深院中更能挖掘出极富传统元素的中国式浪漫。
游走北京,人文和浪漫的城市抚摸,从皇城根儿到胡同延伸......
京味儿古韵飘

什刹海有很浓厚的北京味儿。这个“味儿”,不只是说有北京的特色,而且还含有一层层的韵。
游走在这个老胡同,不急不缓的走入胡同深处,寻找一些旧时的痕迹,很美的一种感觉,怀旧的情绪不知不觉铺盖而来......
今天的什刹海古称积水潭。古书记载:“禁城中外海,即古燕市积水潭也。”今天的什刹海原为永定河故道所经之地,形成湖泊后被称为“积水潭”。元朝时以积水潭为中心兴建大都城,因蒙古人叫水潭或者湖泊,俗称海子。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后,积水潭成为漕运终点,并建有码头。明代漕运废弃,积水潭逐渐内缩,并形成几个彼此相连的小湖,除沿用积水潭、海子外,因沿湖建有十座古刹,“十”与“什”同音,所以也称什刹海。也有人认为明代万历年间,陕僧三藏于今天的后海西岸建十刹海庙,于是后海遂得“十刹海”之名,也称作什刹海、十岔海、石闸海。
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如网织的网状胡同。
停靠在什刹海胡同里的人力三轮车,像老北京的冰糖葫芦,长长一串。红色的车篷、黑色车身、黑色坐垫。考虑到妈妈的脚力不好,所以登上了一辆三轮车。车夫看天气冷,还给我们的脚盖了被子。一声“坐稳了”,使出脚力,在车夫京腔京韵中,我悠游在蛛网般的胡同中。
北京的三轮车夫,多为祖辈就居住此地的老北京,一口地道的北京腔儿,张口明清,闭口民国。经过亲王府,他讲给你听和珅的事儿;过醇亲王府,他又将溥仪继位。
这一串串的三轮车流就像一条条流动的彩练,飘忽在胡同里,点缀于枯枝老槐间。
何谓“门当户对”?

车夫从“门当户对”说起故事……
“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墩;“户对”,则是置于门楣上凸出成对的木柱,形状有圆有方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一般百姓为一对两个,富贵人家则有两对四个,数量的多寡成为权贵财势的象征。
婚嫁就有讲究,如果女儿嫁到对方的“户对”是相等的,就是“门当户对”,多的就是高攀,少的就是下嫁。
经过一四合院,车夫又介绍,旧时人家,官位越高,院子的门槛就越高。门前两块石为上马石和下马石,供人上下骑乘马匹时使用。
车夫指着一颗树说,这是槐树。槐树必定种在院子外,道理很简单,槐子里面有“鬼”。还有,北京人家,桑、槐、柳、梨不进院。
迷失在胡同里

胡同深处,枯树掠过屋顶,高高地向天空伸展,经由阳光的投射后,影子贴着灰色的地面铺展,宛如一幅长长的水墨画。踩着婆娑的树影前行,视线两旁,墙壁斑驳,门楣枯红,院落杂乱……
这片区域是北京政府重点保护的地区。这里的四合院也成了香饽饽,许多游客来到北京就要寻找的地方。
不要看这些四合院破破烂烂的,据车夫说,这里一栋四合院要过千万的价格才能买到哦!
烟袋斜街——老玩意 新创意

在什刹海边,有一条北京最老的斜街胡同——烟袋斜街。
喜欢烟袋斜街这名字,不知道和“纪大烟袋”纪晓岚有没有关系?
车夫说,烟袋斜街得名源于这条街形似烟袋,街道像杆儿,东入口像嘴儿,西出口折往银锭桥像锅儿。
抬脚走进烟袋斜街,仿佛走进了宋代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的生活画图里。这条青石铺就的小街,早年经营字画、古玩儿、日杂等的铺店林立密布,向有“小琉璃厂”之称。曾有一个时期,卖烟袋的小铺一家挨着一家,使小街成了名副其实成的“烟袋街”。老街上的店铺如今也多经营一些传统的东西,如瓷器摆件、成衣绸缎、各种京味小吃等。
什刹海——京味儿古韵飘

三轮车拐了个弯,来到了什刹海。
什刹海集了“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神韵。
什刹海似乎永远都是北京最有情调的地方。据说这里有着《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某些景物,因此有人说它是大观园的蓝本。
一座银锭桥,将什刹海和后海分隔开来,桥左桥右,虽然水路相通,沿岸却是两种风情。桥前是什刹海,“荷花市场”如今变成了著名的餐饮一条街——几艘画舫泊在水中,沿街各种风味的餐厅,诸如泰国菜、港式菜等,应有尽有。餐厅大多是落地玻璃窗,让人守着开阔的水面,岸边柳枝乱舞,尽情享受这般美景,盘中餐自然也吃出了另一番风味。
荷花市场对面,一栋栋二层高的小楼,大都是酒吧。
桥后是后海,这里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桥旁观西山。每逢天气放晴,站在银锭桥极目远眺,可见北京西山。
后海酒吧集中的地方以及烟袋斜街有点像丽江的四方街,不过只有走出胡同,看见高大的钟鼓楼,看到大大的后海湖面时,才会忽然想起,这里是曾经的帝王之都。
什刹海的两岸,古典与现代的相容,传统与前卫的碰撞;市井的喜气与飘香的红酒相安无事,古老的院落与时尚的潮流各得其所。
站在湖边,想起曾阅过的《绿》:“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不知道朱自清描述的是什么时候的什刹海,我倒是觉得什刹海看起来还称不上真的很绿,又何来鹅黄的底子呢?呵呵!
无论如何,什刹海的两岸,历史与现代的对视,的确是我在北京最奇妙的享受。
灯红酒绿什刹海

车夫说,2003年的非典成全了后海的酒吧。不知是非典让人意识到人生的虚无,需要找个纵情处,还是集官文化,民文化的特色和依水的景致使然,什刹海突然间灯红酒绿,成了闻名北京的酒吧一条街。
什刹海的酒吧各有各主题。比如白领爱去比较精致,主流的地方;而文艺青年偏好新好奇特的地方。
而我,犹爱这些酒吧各具风格的名字。“西夏”、“左岸”、“溢彩”、“化蝶”……这些名字清新又美丽;“胡同写意”这个则充满诗情,韵味古朴。
另外,车夫说“什刹海水上游”也是值得一试。水上游览采用长7米,宽1.7米,依《清明上河图》中船形打造的古色古意的橹船做交通工具,从水路穿过银锭桥去宋庆龄故居、广化寺和恭王府花园。日落西山船行什刹海,游人点起纸河灯放入水中,灯浮水面沿着船尾浮动,忽明忽暗,这一景恍如回到唐宋间的“西湖月夜”。可惜,因橹船受季节影响,水上游的游览时间4月才有,所以我们无缘乘搭。
“One night in Beijing,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地安门”......耳边传来陈升的《北京一夜》,一曲听罢, 恍恍忽忽中仿佛也浪游在槐花飘香的胡同深处,为那穿越千年的执着而心酸无奈。

老舍笔下时有什刹海

老舍先生生前最爱北京,而北京他最爱的是积水潭。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积水潭、什刹海、银锭桥、德胜门什么的。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就有大量关于积水潭的描写。
老舍在他的散文《想北平》中写道:“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段话无疑概括了老辈人对什刹海的美学追求。

历史的尘埃总是飘散的如此之快,时光在胡同深处流动,千百年如同一瞬,当繁华和动荡随风而逝,胡同深处,伴着日升月落的,除了房屋瓦舍,就是那些琐碎的老城印象,那些琐碎的印象,在逐渐昏暗的天色中显得若有若无。从一条胡同到另一条胡同,淡淡的忧愁慢慢扩散。
来到这里会不经意的和丽江去做比较,我觉得是,丽江会让你陶醉其中,而什刹海给你更多的是震撼,皇帝集百家之大成的杰作,岂是儿戏,所以我钟爱它独有的大气“性格”!

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北海岸*雨中美

离开一直是晴天
我们去了一个渔港
很多活生生的东西
可怕

最爱的鱿鱼丝
好好吃
偶尔在网友的部落格看到翡翠湾的8大景点
所以就到此看看
如果没有下雨
一定下去拍美美的照片
可惜
下次晴天的时候会再来的
野柳風景區
湿湿嗒嗒的
坏了欣赏美景的心情
不过,看到海
还是觉得很美
下雨天,也是有很多游客来
出名的女头王
这位大婶很可爱
老是赞我好
我只是问了问可不可以拍食物的照片
她就很开心
说我真有礼貌
奇怪了
不是应该问的吗
如果档主有在
通常我都会请准了再拍
我想这是基本的礼貌吧
好像好好吃哦
来金山老街吃午餐,出名的咸水鸭
我不喜欢吃鸭肉,所以不评好不好吃了

此外,我们还去了邓丽君纪念公园(筠园),及朱铭美术馆逗可一圈

风车公园
好大好大风
冷呀
石门的婚纱广场
去过希腊看过的爱琴海
所以这些假的
没引起太大兴趣
加上天色不好
所以只有随便拍拍几张
北海岸
应该是很美的地方
只是来的时间不对
一直下雨
下次吧
下次一定会在晴天的时候来
仔细欣赏北海岸的美

北投*温泉之旅

在台北四五天了,一直下雨
这天难得放晴
所以就搭捷运到北投走走
往新北投的捷运
很特别
好像香港迪士尼的列车
有很多可爱的卡通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座落於生態豐富、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是台灣第一座綠建築的圖書館。木造的外型與一般水泥建築的圖書館有很大的不同,讓經過的遊客都想進去一窺究竟,北投分館是利用太陽能發電及雨水回收系統,不僅節能、環保、減少浪費,還曾經榮獲多項大獎。北投分館是地下一層及地上二層的建築,共有三個樓層,其中陽台的戶外閱讀區區,有蟲鳴、鳥語、書香的陪伴,吸引了不少愛好閱讀的朋友們前往。北投圖書館可說是除了溫泉外,另一個北投的特點喔。(摘自网络)

很漂亮的图书馆,在这里啃书,应该很舒心吧


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位於北投溫泉區內,於西元1998年開幕,北投溫泉博物館是免費開放參觀,館內建築物為國家三級古蹟,為維護法定公物之承載負擔,北投溫泉博物館入口處須先脫鞋換穿館內之室內鞋,館內設有共有兩層樓,一樓設有北投溫泉浴場展示區、北投石展示區、溫泉北投展示區,二樓有北投溫泉鄉發展史展示區、北投社原住民展示區、榻榻米活動大廳展示區、多媒體視聽室展示區、北投產業展示區以及台灣好萊塢展示區,讓來到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民眾能徹底了解北投溫泉的歷史發展。(摘自网络)

喜欢以建筑背景拍人像照

地热谷是来到北投的惊喜!
喜欢北投
感觉悠闲轻松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菁桐*怀旧味浓

下雨天来到菁桐,别有一番风情
怀旧味浓
很适合拍照取景的地方
铁道故事馆
可惜下雨
要不然应该可以拍很美的人像照
纸箱王
从这里,可以搭火车去平溪
从菁桐去十分,不远
来到十分幸福
当然不能少了放天灯
十分大瀑布
没什么特别
因为下雨,所以只能远看
但是要付费去看瀑布
我觉得不值得